新闻公告
【转】交大教授张新安:瑞幸到底好不好喝?| 教授洞见
发布时间:2020-04-09 11:24


学校要求疫情期间正常坐班,没有办法,只能时不时让王晓燕申请远程办公,在家看孩子。

实在气不过的时候,王晓燕会提个要求,“回来的时候给我带杯星巴克,美式的”。

一杯星巴克的要求实在不高,大学生出去做家教一天都可以挣好几杯,于是毫无压力地就答应了。

直到校园里开出一家瑞幸。

先赞一下瑞幸的速度:疫情期间校园采取封闭式管理,这样还能把店给开出来,确实急。 

而且不贵,送3.8折券一杯就10块钱,比星巴克动不动30几合算太多。

再说给王晓燕买咖啡,钱能是问题吗?主要还是方便,对吧?

“难喝”。

冲绳的名字起了作用,王晓燕接过来,小心翼翼抿了一口。

“牛奶是假的,奶精喝得出的,星巴克用真牛奶”。

一夜无眠,不确定王晓燕到底是舌头出了问题,还是脑子开始健忘了,事关重大,只能靠科学来解决了。

第二天下班时,先到瑞幸买杯美式,然后再到星巴克,跟店员要了杯热水,这样就有了星巴克杯子。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王晓燕果然没有异议。

科学需要再严谨一点。

然后采用星巴克上位,DIY了一杯星巴克版的瑞幸,当然回家前先扔掉了星巴克杯子。

王晓燕再次给我见了奇迹,倒掉瑞幸杯子里39元一杯的星巴克,勒令以后不能买便宜咖啡给她。

03

这样来说吧,品牌通常会做很多广告,这些广告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将其和某些美好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让品牌能够象征这些东西。比如可口可乐每年支付大量的广告费,目的是让人记住可口可乐就是开心快乐。而当消费者消费某个品牌的食物或饮料时,如果品牌的象征意义与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一致时,消费者就能够从中品尝到更好的口感。

在另外一项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对于那些看重自然和谐(而不是争权夺势)的消费者来说,不管给他们吃蔬菜卷,还是鸡肉卷,只要告诉他们吃的是蔬菜卷,也能吃出更好的口感。

最后好奇,会不会有人在了解这个道理后,再也喝不出星巴克的品质,开始喜欢瑞幸的实惠?

资料出处:Allen, M. W. , Gupta, R. , & Monnier, A. . (2008).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cultural symbols and human values on taste evalu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5, 294-308.

原文链接:交大教授张新安:瑞幸到底好不好喝?| 教授洞见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