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心理与脑·“交通”论坛2022年度收官活动—— 第十二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18 15:31
12月17日,由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度心理与脑·“交通”论坛之收官之作——第十二期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李武教授、浙江大学沈模卫教授、上海体育学院陈安涛教授受邀做专题报告。活动由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卫东教授主持。

首先,李卫东代表主办方致辞,对三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作为2022年度的收官一期,李卫东再次强调了论坛推广心理学与脑科学知识的初衷,并指出论坛的延续和成功离不开嘉宾和观众的支持,希望心理与脑·“交通”论坛能作为系列论坛继续保持交叉融合的优势,持续推动我国心理学与脑科学创新发展以及人民的心理与脑健康。

专题报告:深入心理与脑
李武教授首先作《学习和经验对视觉加工的影响》的报告。李武教授指出,人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系统,体现为智能化信息加工,即学习可塑性——个体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学习经验。大脑可塑性表现在大脑结构功能方面,也包括基本的感知觉加工过程。而大脑的各种感知认知都是依赖于高效的信息加工和动态灵活的信息整合机制。李武教授团队发现,即便是视觉皮层,在感知认识过程中的神经元的反应特性都是非常动态灵活的,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间接影响和动态的变化来适应环境,而这种可塑性使得更多的行为,包括任务相关或者是经验相关的行为信息在视觉加工最早期就能够到得到这些表征。这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表现。

沈模卫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对已注意信息的主动抑制》。沈教授指出:人类面临的外观世界其实是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过程,由于人类的认知资源有限,因此必然涉及到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工作记忆具有容量限制且精度有限。沈模卫教授主要通过属性失忆现象阐述进入工作记忆本身的选择过程。通过生动的字母实验的举例,沈教授指出属性失忆现象是对已注意信息的过滤,其关键特征:需要被注意和使用,但不需要之后被报告的信息。沈模卫教授通过属性失忆现象展开了一系列工作,证明其基本范式具有普遍性,记忆选择的机制是对已注意信息的主动抑制。同时,沈模卫教授指出儿童对于目标上的关键特征的记忆反而更好,进一步说明该结果是抑制能力发展不足导致的。

陈安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工作记忆表征的自我参照优势及其神经基础》。陈教授指出,认知控制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而工作记忆是指在执行认知任务过程中用于信息的暂时储存与加工的资源有限的系统。陈安涛教授通过一系列实验详尽地论述了工作记忆中自我相关信息优先性的神经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保持自我相关记忆内容显著增加了VMPFC以及WM脑区,特别是双侧SPL的延迟期活动;2.保持自我相关记忆内容,伴随着视觉皮层中自我相关记忆位置的更稳健的表征;3.个体行为上的自我优先效应与VMPFC和WM相关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的增加相关,且具有任务特异性;4.抑制VMPFC消除了自我优先效应。


 
交流启发:碰撞思维火花
论坛最后,与会的嘉宾和学者们就“注意和抑制的关系”、“知觉学习研究领域的问题与瓶颈”、“微电流刺激”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心理学与脑科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在心仪脑、B站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等同步直播,观看近3000余人次。